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大忠

  关于什么样的语文课堂为最佳这一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大家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已二十春秋,对此也曾反复思考,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堂才是最佳的语文课堂。下面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自主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是就学生学习的品质来说的,与其相反的是机械学习和被动学习。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调动自己的智慧和思维,用自己的策略,习惯和感情解决自己的问题,在主动学习中获得体验,增加动力,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合理的调整。比如语文课中关于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教学,字词的音形义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根本没有任何必要大包大揽,照本宣科,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课外查阅相关资料自主解决。教学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在整体感知的环节中,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自主学习。1.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2.课文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3.作者是采取哪些方法对景物展开描写的?4.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去体会、去交流、去感知。灌输的教学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还可能阻碍学生的发展,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增加学生体验,让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机会和展示空间,才能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才能活跃情志,激情飞扬,才会产生心灵的碰撞和思想的火花。
  
  二、合作学习
  
  这种方式是指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它相对的是单一学习。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协作配合,面对面地交流互动,大胆讨论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和责任,构筑同学之间彼此的关怀和信任。我们再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在深入研讨课文,感知作者用语的妙处,体会作品流露的情感这个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靠学生单一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难以完成,我们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商讨共同解决。比如对于本文第3、4、5自然段的学习,教师可以提出:1.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的?2.雪后的山景妙在何处?3.找出作者描写时运用的修辞手法并体会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有了这些问题,学生也就有事可干,也就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课堂也就有了生机和色彩。三五个同学一起探讨,这些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合作可以大组可以小组,形式多样,这样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可以解决一个教师在一节课里不可能面对所有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教学遗留下来的问题和遗憾,从而更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自己的发展。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还是一个沟通情感和交换思想的过程。
  
  三、探究学习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制造探讨的气氛,确定一个比较明确的对象,任务或者主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实验、收集、讨论、切磋,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学习是开放的、自由的,学生经过自己的劳动得来的东西是真实的。
  现在我们语文课本的选文可谓文质兼美,我们语文教师要大胆放开自己的手脚和思维,放开学生的手脚和思维,共同关注学生的精神的熏陶和能力的提高。关心学生的个性,关心学生的情感,要实现这个目标,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努力提倡并大胆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教学的本源,才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尽管目前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还面临着诸如升学考试,学生基础不好等困难,但是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积极创造条件寻找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机和活力。好的课堂教学能让每一个学生耳目一新,心灵为之震动,它能挖掘学生潜在的能量,启迪学生的心扉。这就是我理解的最佳的语文课教学,愿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尽心践行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54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