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爱浇灌后进生的心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吉明

  摘 要: 转化后进生是教师应当从事的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一根红线是教师对后进生深深的爱。
  关键词: 后进生 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
  
  后进生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差生”是普通中学特别是农村中普遍存在的群体,也是广大教师最为头痛的问题。在一般人心目中,后进生似乎什么都差,是“烂泥不糊墙”“朽木不可雕”。教师都拼命给优等生“锦上添花”来追求成绩,对后进生却不愿“雪中送炭”,认为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这种观念是极不正确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教师,应该科学地认识他们,正确地对待他们,努力地转化他们,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我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转化后进生这一群体,尝试做了以下工作。
  一、深入调查研究,真诚关心理解
  为了摸清后进生厌学的原因,掌握后进生心理,走进后进生心灵深处,我在班级中开展问卷调查工作,并和数名后进生谈心并召开座谈会,经过一番努力,得出了以下结论。
  (1)大多数学生之所以变成后进生恰恰是由应试教育的恶果造成的,应试教育以成绩评优劣,以分数论英雄,以分数成划分“优生”、“差生”,被贴上“差生”标签的后进生长期搞不到胜利的果实,品尝不到成功的欢乐,得不到充分的关爱,求知的火焰便渐渐熄灭。(2)大多数后进生表面上厌恶学习,不做作业,但心灵深处却也渴望成为学习好的学生,成为家长的骄傲、老师的宠儿、班级的焦点。那么,他们为什么厌恶学习呢?因为考试成绩差,几番努力不见成效,便丧失信心,得过且过,甚至随波逐流,自暴自弃。(3)大多数后进生成绩差是学习方法不当造成的,而非智力方面的因素。优等生学习过程是良性循环,欲望强,方法得当,成绩优秀,欲望更强;后进生则是恶性循环,欲望低,方法不当,成绩差,欲望更低,再加上自尊心伤害、自信心丧失、意志薄弱、知识缺漏,种种原因加在一起使他们成为了后进生。
  了解了后进生的心理,教师不应该再讽刺、挖苦、打击他们,而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爱,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有什么理由对仅仅成绩差一些的后进生冷眼相看呢?
  二、创设育人环境,实施真心关爱
  后进生周围的外部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因此教师要做到:
  1.改善后进生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在家庭中,家长不应该过于看重孩子的分数。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不闻不问,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对分数低的孩子冷言冷语,甚至拳脚相加,恨铁不成钢;还有的家长牺牲孩子的休息时间,逼其参加各种辅导班、补习班,这些做法是不可取的。陶行知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长得一样高。”教师要通过家访、电话和开家长会的方式和后进生的家庭建立联系,使他们关心后进生的成长,配合学校做好转化工作。在社会中,也存在着文凭重于能力,歧视后进生的现象。教师要实际行动,减少消除家庭和社会泼后进生的冷水,吹后进生的冷风。我们的社会需要各行各业、各种各样、各种能力的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后进生也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2.建设良好的学校环境、班级环境。
  学生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学校中,而班级又是生活的主要环境。好的班风能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后进生受到环境熏陶也会耳濡目染,进入先进行列;而坏的班风也会使优等生成为后进生。因此,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大力加强班风建设。我采取如下措施在班级中营造有利于后进生成长的环境。树立榜样、标兵,形成一种在学习上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浓厚的学习氛围;进行各种比赛,如:书写比赛、演讲比赛、记忆比赛、朗诵比赛……鼓励后进生参加,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开展“导师制”“伙伴制”等系列帮扶活动,教师帮学生,优生帮后进生,引领提升他们成长;在班级座位安排、生活方面也对后进生适当照顾,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三、帮助树立信心,促进内在转化
  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后进生的转化、成长提供了条件,但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内部环境起着关键的作用。我进行了以下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教师要多加激励,促其成长。批评谩骂是无效的锤打,和风细雨能润入心田。而激励则使后进生保持积极向上的持久心态。教师表扬其优点,肯定其特长,能激励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挥潜能,培养自信。教师要善于发现、开发后进生的潜能。科学开发后进生的智力,提高其观察力,发展其思维力,增强其记忆力等,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创设条件使后进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们的求知欲的火花越燃越旺,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一种幸福感、自豪感,从而战胜自我,转化为“优等生”。
  转化后进生是教师应当从事的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一根红线是教师对后进生深深的爱。教师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用真爱启动后进生心灵,让爱驻进后进生心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6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