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医治的患者(68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34例,乙组34例。乙组小梁切除术治疗,甲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总结中央前房深度、最佳矫正视力、平均眼压、术后并发症。结果 甲组的中央前房深度、最佳矫正视力、平均眼压、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等都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最佳矫正视力高,可有效改善中央前房深度、平均眼压,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01
  对于闭角型青光眼来说,是常见的一种青光眼,分慢性和急性等两种。在发病后,患者主要表现是眼睛疼痛、视力下降,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致使眼压持续升高,甚至是失明[1]。为探讨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治疗效果,选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医治的患者(68例)进行研究,研究具体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医治的患者(68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34例,乙组34例。40例是男性,28例是女性;患者年龄在53~69岁之间,其平均是(61.12±1.33)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可做对比。
  1.2 方法
  乙組小梁切除术治疗:眼球上结膜下进行利多卡因麻醉,巩膜瓣搭建,4*4 mm2,切除2*2.5 mm2的局部小梁和周围虹膜,复位巩膜瓣,缝合,术眼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甲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观察患眼前房深度、眼压、眼底和房角,给予患者降眼压药,静滴甘露醇。进行表面麻醉,透明角膜上做主切口以及辅助切口,前房注粘弹剂,连续、环形撕囊,在水分层后,经超声乳化仪对晶体核、皮质进行吸除,注粘弹剂,植入人工晶体,吸除残留粘弹剂,对手术切口进行水密,术眼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1.3 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两组的中央前房深度、最佳矫正视力、平均眼压;观察两组的术后并发症(视网膜脱落、瞳孔扩大、角膜水肿)。
  1.4 统计学分析
  经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经(x±s)表示中央前房深度、最佳矫正视力、平均眼压,行t检验,经(%)表示术后并发症,行x2检验,P低于0.05时,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总结中央前房深度、最佳矫正视力、平均眼压
  甲组的中央前房深度、最佳矫正视力、平均眼压等都优于乙组,差异显著(t=4.700、6.034、9.998,P=0.000)。详见表1。
  2.2 总结术后并发症
  甲组患者术后有1例发生角膜水肿,其概率是%,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是2.94%(1/34)。乙组患者术后发生视网膜脱落、瞳孔扩大、角膜水肿的例数是2例、3例、2例,概率是5.88%、8.82%、5.88%,乙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是20.59%(7/34)。甲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x2=5.100,P=0.024)。
  3 讨 论
  对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来说,大都存在房角窄、前房浅,阻碍房水流出,发生房角关闭以及眼压增高。以往主要是经小梁切除术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取得一定疗效,但是术后易出现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还会使眼压失去控制,手术安全性比较低[2]。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存在微创性、创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疼痛轻、术后恢复较快等特点,可有效控制眼压,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比较低,同时对于虹膜以及房角等产生的损伤很低,易被患者接受[3]。
  总之,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最佳矫正视力高,可有效改善中央前房深度、平均眼压,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 刘建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30(20):228.
  [2] 缪新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9,25(6):45,47.
  [3] 张翠萍,陈新芳.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9):373.
  本文编辑:董 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56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