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对急性胃穿孔的临床价值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比較分析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对急性胃穿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
  急性胃穿孔患者, 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编号,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探究组与参照组, 各25例。
  探究组开展单纯修补术治疗, 参照组开展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予以比较。结果 探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7.61±6.41)min、首次下床时间为(13.47±3.58)h、住院时间为(7.91±2.64)d、术中出血量为(105.73±
  15.67)ml;参照组患者, 手术时间为(138.97±18.64)min、首次下床时间为(32.47±5.80)h、住院时间为(13.97±4.20)d、术中出血量为(209.18±38.50)ml;探究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 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00%
  (2/25)明显低于参照组的40.00%(10/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均具有显著疗效, 但相对而言单纯修补术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 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故更具治疗安全性, 于临床中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给予合适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胃大部分切除术;单纯修补术;急性胃穿孔;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8.020
  急性胃穿孔作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急腹症之一, 其致病因素与患者胃黏膜受损、胃酸分泌过多、胃癌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重要关联[1]。同时伴随逐步加快的生活节奏, 人们不再重视生活规律与饮食规律, 使其发病率逐渐增加。目前急性胃穿孔疾病常予以手术治疗, 胃大部分切除与单纯修补术均常见, 但其治疗效果及预后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对急性胃穿孔的临床价值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接收并予以手术治疗的急性胃穿孔患者50例, 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编号,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探究组术与参照组, 各25例。探究组男14例, 女11例;年龄25~64岁, 平均年龄(44.50±19.50)岁;发病时间2~22 h, 平均发病时间(11.50±9.50)h。参照组男13例, 女12例;年龄24~64岁, 平均年龄(43.50±19.50)岁;发病时间1~22 h, 平均发病时间(11.50±10.50)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探究组实施单纯修补术治疗, 方式如下:患者均接受全身麻醉, 在患者上腹正中作手术切口, 入腹腔对患者穿孔部位予以检查。充分清除患者溃疡病灶周围食物残渣及渗液等, 采用湿纱布压迫穿孔处。缝合患者穿孔病灶, 使用强生3-0可吸收缝线, 共缝合3~4针即可, 后续使用大网膜对其穿孔病灶予以覆盖, 同步予以加固结扎操作, 温盐水冲洗腹腔, 再给予腹腔引流留置。参照组实施胃大部分切除术, 方式如下:其麻醉方式及手术初期操作与探究组相同。将患者胃远端组织约70%予以手术切除, 根据患者相关组织实际情况行十二指肠吻合术。两组患者术毕均给予胃肠减压, 并应用抗生素与制酸剂治疗, 有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与酸碱平衡[2]。后续再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观察, 进食恢复后, 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干预治疗, 以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 加快机体康复。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予以比较。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十二指肠残端瘘、中毒性休克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手术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探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7.61±6.41)min、首次下床时间为(13.47±3.58)h、住院时间为(7.91±2.64)d、术中出血量为(105.73±15.67)ml;参照组患者, 手术时间为(138.97±18.64)min、首次下床时间为(32.47±5.80)h、住院时间为(13.97±4.20)d、术中出血量为(209.18±38.50)ml;探究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 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3.175、13.938、6.108、12.444, P<0.05)。
  2. 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探究组患者中切口感染2例, 无多器官功能衰竭、十二指肠残端瘘、中毒性休克发生, 并发症发生率8.00%(2/25);参照组患者中切口感染5例、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中毒性休克3例, 无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 并发症发生率40.00%(10/25);探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18, P<0.05)。
  3 讨论
  急性胃穿孔作为胃肠溃疡主要并发症也属于临床常见急腹症, 患者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均属其致病因素。患者发病后位于胃部的大量胃液会通过病灶位置快速到达腹腔, 对腹膜产生刺激作用, 进一步形成腹膜炎性疾病, 此时患者可感剧烈疼痛, 且痛苦难忍, 若未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 再加之持续时间过长可诱发休克等严重症状[3]。现阶段临床予以急性胃穿孔单纯修补术及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 就实际情况而言, 单纯修补术手术时间短, 术后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而胃大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较长, 复发率较低, 远期疗效确切, 但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较大, 故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适应证进行选择[4]。本研究主要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对急性胃穿孔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显示, 探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7.61±6.41)min、首次下床时间为(13.47±3.58)h、住院时间为(7.91±2.64)d、术中出血量为(105.73±15.67)ml;参照组患者, 手术时间为(138.97±18.64)min、首次下床时间为(32.47±5.80)h、住院时间为(13.97±4.20)d、术中出血量为(209.18±38.50)ml;探究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 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3.175、13.938、6.108、12.444, P<0.05)。探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00%(2/25)明显低于参照组的40.00%(10/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18, P<0.05)。结果说明, 单纯修补术相比胃大部分切除术优势显著, 且安全性高, 属于现阶段应用率较高的方式之一。若患者未出现严重出血或梗阻、恶变情况, 应将单纯修补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但针对溃疡病持续时间较长、修补术后再出现胃穿孔或穿孔较大患者而言, 选择胃大部分切除术更加适宜。该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比较稳定, 可对溃疡、穿孔等问题予以有效解决。但术后会使患者壁细胞大量减少, 胃酸分泌量亦随之减少, 且将胃组织大部分切除后可明显降低患者食量, 再加之手术操作难度较高, 患者术后恢复较慢[5-8]。
  综上所述, 相较而言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均各有优势与劣势, 在临床治疗时术者需以患者适应证及意愿选择合适的方式予以治疗, 以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梅策略, 黄孟, 黄冰成.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比较.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4(21):
  2387-2388.
  [2] 矫玉成, 刘芳.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分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17):134-136.
  [3] 宫国鑫.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疗效.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 11(3):116-117.
  [4] 陈太忠, 谭长春, 李光亮. 单纯修补和胃大部切除术对急性胃穿孔治疗价值比较.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14):38-39.
  [5] 刘俊杰, 何嘉琳, 梁伟雄.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比较. 中国医药科学, 2016, 6(6):128-130.
  [6] 杨勇, 徐鹏燕.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5(28):3922-3923.
  [7] 沈象吉.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比较. 中外医疗, 2018, 37(24):9-11.
  [8] 田俊斌.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比较.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2):66-68.
  [收稿日期:2019-0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140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