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小儿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探究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小儿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糖尿病患者开展该次的研究,分组方式为掷骰子平均法,各40例。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在参照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以系统化健康教育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后血糖和血红蛋白的恢复情况。结果 经比较护理满意度,参照组比研究组低很多(P<0.05);经比较血红蛋白和血糖的治疗,研究组显著比参照组好(P<0.05)。 结论 应用系统化健康教育在小儿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并取得十分满意的护理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系统化;健康教育;小儿糖尿病;总体满意度;血糖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2(b)-0151-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on nursing of children with diabete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pediatric diabete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o carry out this study. The grouping method was the dice averaging method,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and the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and nursing based on the nursing method of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the research group.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the blood glucose and hemoglobin recover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comparison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much lower than the study group (P<0.05); after comparing hemoglobin and blood glucose treatment,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has significant application effect in the nursing of pediatric diabetic patients, and has achieved very satisfactory nursing effects, which has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Pediatric diabetes; Overall satisfaction; Blood glucose
  糖尿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导致的血糖升高[1]。据不完全统计[2],糖尿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龄化,小儿糖尿病的患病几率正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主要以学龄期儿童发病为主。小儿糖尿病的主要臨床表现为多尿、多饮、暴饮暴食和身体消瘦等,并且还会引起不同严重程度的并发症,比如眼部疾病、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对儿童的正常发育及身体健康或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且对患儿的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小儿糖尿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的话,患儿会长期被糖尿病所折磨,影响发育,严重的还会危及到小儿的生命[3]。引起小儿糖尿病的主要因素包括自身免疫功能的异常、遗传易感性和病毒感染等。由于小儿对糖尿病的认知度不高,加上这一年龄段的性格特性,抵触护理工作,缺乏良好的依从性,所以系统化的健康教育能够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缓解患儿内心的恐惧、抵抗和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对此,该次研究选取在80例小儿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堵现象,并深入分析了系统化健康开展此次的研究,检验了系统化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参照组40例,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系统化健康教育护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
  1.2.2  研究组  该组患儿在采用参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之上加以系统化健康教育,具体做法如下:①心理健康教育。糖尿病会使患儿的身体日渐消瘦,同时由于患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所以容易产生焦虑、烦躁和抵触等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首先应该调节患儿的情绪,与患儿进行充分地沟通,并采用儿童化的语言,还可以采用与患儿做游戏、看动画等方式来缓解患儿内心的恐惧和焦虑,提高患儿的依从性。②饮食健康教育。糖尿病的关键就是控制血糖,因此要合理饮食。护理人员应该制定一个科学的饮食计划,控制血糖摄入的同时还要满足其他营养的摄入需求,保证患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因此要禁止食用蛋糕、糖果等高糖类的食物。③运动健康教育。在每餐的2 h之后,指导患儿进行适量的运动,并饮用适量的温水,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采取不记名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儿以及家属的满意度,包括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100分满分,其中满意为80分及以上、基本满意为60分(含60)~79分,不满意60分以下,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式血糖的控制时间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恢复时间,时间越短则表示护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方法
  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中录入相关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参照组满意为15例,基本满意18例,不满意7例,满意度82.50%;研究组满意为25例,基本满意14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5.12%。参照组比研究组高很多(χ2=5.000,P=0.025)。
  2.2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恢复时间的对比
  经护理,参照组患儿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恢复时间明显慢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在高血糖代谢慢性疾病中,糖尿病较为常见,其特点表现为治疗费用高、难以根治。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群体庞大,现已达到4亿多例。而我国由于人口众多,糖尿病高发率的也比较高,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占25%比例[4]。现阶段,血糖控制是糖尿病防治的主要方法,使患者的血糖控制能够稳定在正常值。在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由于儿童热衷甜品,常会摄入大量的高脂肪、高糖分、高蛋白的食物,糖尿病患儿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糖尿病呈现的主要特点为治愈困难、病程长等,因此患儿呈现的负面情绪会比较大,缺乏高度的治疗依从性,且对其生活治疗造成了不良影响,每年高达十余万的治疗费用,会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5]。根据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小儿糖尿病患者对于护理工作依从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有年龄较低、家长对糖尿病的认知不够、患儿自我约束能力低等,所以对患儿以及家长进行系统性的健康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该次研究采用了系统化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缓解患儿内心恐惧和焦虑的不良情绪,同时还提高了家长对小儿糖尿病的认知。通过饮食健康教育和运动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降低患儿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有助于病情的控制,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缓解家长紧张的情绪。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的总体满意度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血糖和血红蛋白的恢复跟参照组相比明显更快(P<0.05)。说明应用系统化健康教育在小儿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有效地提高患儿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将患儿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并取得十分满意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小儿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丽丽. 营养饮食治疗小儿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探讨[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3):13-15.
  [2]  劉宝琴.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7):178-179.
  [3]  王刚玲. 对小儿糖尿病患者采用营养饮食治疗的作用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6):18-19.
  [4]  王一川, 刘晓静.探讨不同剂量胰岛素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1):94-95.
  [5]  范国华. 营养饮食治疗小儿糖尿病的临床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4):183.
  (收稿日期:2019-11-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41956.htm